提审是否还需要开庭审理?
提审是否还需要开庭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下面我们详细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提审的概念。提审一般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将该案件提归自己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原本由下级法院处理的案子,上级法院认为可能有问题,把案子拿过来自己审。
接下来,看看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它是整个诉讼过程的核心环节,能让双方当事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而在第二审程序中,一般是应当开庭审理的,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在刑事诉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有相关规定。对于提审的案件,如果符合一定条件,法院也会决定是否开庭审理。例如,第二审人民 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综上所述,提审后不一定都要开庭审理。在民事和刑事诉讼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是否影响案件的定罪量刑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开庭审理。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各方当事人对事实和证据没有争议,可能就不需要开庭审理;但如果存在争议,涉及到关键事实和证据的审查,通常就需要开庭审理,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司法的公正。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出现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具体是如何理赔的呢?
离婚对于探视权有时间规定吗?婚后财产离婚时房子怎么分?
“四不两直”是什么意思?
书面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法官暗示被告调解是否合法?
身份证发给快递员有风险吗?
职工医疗住院是否可以报销?
刑事案件一审开庭流程是怎样的?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之间有什么区别?
营业外支出有哪些项目不能税前扣除?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
拆迁房办理房产证需要交多少钱?
一场医患纠纷通常会持续几年?
汽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定义是什么?
道路抢险救援基金如何报销?
离婚时法院怎么判家暴情况?
涉外案件的专属管辖权是怎样的?
非京籍在北京夫妻离婚后是否能买房?
债务人无财产可以列入黑名单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