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税负率用的销售收入是否是不含税的?
我在计算企业税负率时,不太确定销售收入这里是按含税的算,还是不含税的算。我感觉这对税负率计算结果影响挺大的,要是算错了,可能会让我对企业税负情况判断失误,所以想问问计算税负率用的销售收入到底是不是不含税的。
展开


在计算税负率时,使用的销售收入通常是不含税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一下相关概念和依据。税负率,简单来说,就是你实际缴纳的税款和销售收入的一个比例,它能反映出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负担程度。我们常说的税负率主要有增值税税负率和所得税税负率等。就增值税税负率而言,它的计算公式是:增值税税负率 =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100%。这里的‘当期应税销售收入’指的就是不含税的销售额。这是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税款并不包含在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里。所以在计算增值税相关的税负率时,使用不含税的销售收入才能准确体现企业实际承担的增值税负担。比如,一家企业销售商品,取得含税收入113万元,增值税税率是13%,那么不含税收入就是113÷(1 + 13%) = 100万元。如果当期应纳增值税是5万元,那么增值税税负率就是5÷100×100% = 5%。而对于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为:所得税税负率 =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收入×100%。这里的‘应纳税销售收入’同样也是不含税收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也就是说,在税法规定中,计算相关税款和税负率时,使用的销售收入是不含税的销售额。综上所述,不管是增值税税负率还是所得税税负率等常见税负率的计算,销售收入一般都是按不含税的来算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