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被狗咬学校是否有责任?


当学生在学校被狗咬伤时,判断学校是否有责任,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考量。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是指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对于这类学生,如果学校没有尽到应有的教育和管理责任,比如没有对校园内的安全进行有效监管,未能及时驱赶进入校园的狗,导致学生被咬伤,那么学校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他们,法律对学校的要求更为严格,学校原则上要承担责任,除非学校能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教育和管理职责。 此外,如果狗是有主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也就是说,狗的主人通常要对狗伤人的行为负责。在学生被狗咬伤的事件中,狗主人一般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学校存在管理上的过错,学校和狗主人可能需要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分担责任。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校被狗咬伤后,学校是否承担责任要具体分析学校是否尽到了教育和管理职责。同时,狗主人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以便明确各方责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