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他人私密照是否违法?


公开他人私密照是违法的。首先,从民事角度来说,这属于典型的民事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以及不愿被别人知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不被侵犯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第一千零三十三条也明确,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禁止实施包括公开他人私密活动等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一旦发生这种侵权行为,侵权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比如停止侵权,也就是立即删除或撤回公开的私密照;向受害人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要是对受害人造成了精神伤害,还得赔偿精神损失。 如果情节严重,公开他人私密照还可能触犯刑法。比如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在公共场合散布他人隐私照片,并恶意中伤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此类行为,且被害人提供证据困难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另外,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包括私密照片),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处罚;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同样适用此规定;单位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总之,当遇到自己的私密照被公开的情况,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相关概念:(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不被侵犯的权利 民事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权益或人身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精神损害赔偿:因侵犯人身权益使受害人遭受精神痛苦等,侵权人需给予的赔偿 侮辱罪: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谤罪: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