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与应交税费不一样吗?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对‘应纳税额’和‘应交税费’这两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每次计算税款和记账的时候,都不确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想知道这两者在法律和实际操作中有什么区别,该怎么正确区分使用。
展开


应纳税额和应交税费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概念。 应纳税额,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税法规定,按照一定的计税方法计算出来,纳税人应该缴纳的税款金额。它是通过特定的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例如,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是用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得到。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计税依据,而税率是税法规定的。 应交税费则是一个会计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它包含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企业实际应该缴纳的税款,也就是应纳税额,还涵盖了一些代扣代缴的税费,比如企业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等。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纳税人有按照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并缴纳税款的义务。同时,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应交税费的核算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准确记录和反映各项应交税费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应纳税额是计算的结果,是确定应交税费金额的基础;而应交税费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的一个账户,用来记录和反映企业与税务相关的负债情况。所以,虽然它们都与纳税有关,但概念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