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还款在法院有先后顺序吗


起诉还款在法院一般没有绝对固定的先后顺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正常情况下,各家债权人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有权利要求债务人还钱。 如果存在生效判决,通常会按照判决的先后顺序执行。比如,债权人A先拿到生效判决,债权人B后拿到,那就先执行对A的还款。这是因为生效判决具有法律强制力,法院要依据判决来保障债权人权益。《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若没有判决,债权人之间可以通过协商来确定还款先后顺序。例如,几个债权人坐下来商量,觉得先还某个债权人一部分,剩余再按某种方式分配,只要大家达成一致就行。 部分债权人申请了财产保全措施的话,会对还款执行顺序有影响,先采取保全措施的债权人可能优先受偿。财产保全就是债权人担心债务人转移财产,提前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财产进行查封、冻结等措施。这样做能保证在执行时,有财产可供偿还自己的债权。 要是债务人是法人且进入破产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是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是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是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对于普通债权,在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一般按债权比例平等受偿。比如,甲对债务人有10万债权,乙有20万债权,债务人剩余财产只有15万,那甲能拿到5万(15×10÷(10 + 20)),乙能拿到10万(15×20÷(10 + 20)) 。 相关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破产程序:是指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法律规定清理债务的法律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