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侵权行为到底属于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我遇到了一起侵权纠纷,想知道这个定性对解决纠纷有没有影响,所以想了解一下侵权行为的性质界定。
展开


要弄清楚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首先得明白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概念。 法律行为指的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旨在产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比如签订合同,双方通过表达自己的意愿,形成了合同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当一个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比如打伤他人、损坏他人财物等,并不需要他有明确地想要产生某种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即便侵权人没有想要和被侵权人建立特定的法律关系,只要实施了侵权这个行为,依据法律就会产生侵权责任这一法律后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表明,侵权行为发生后,不管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想产生侵权责任的法律后果,法律都会规定其要承担相应责任。所以,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这种定性对于解决侵权纠纷很关键,因为明确是事实行为后,在判定责任时,主要看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以及该行为是否造成了损害后果,而不是看行为人是否有设立法律关系的意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