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调解书制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人民法院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在制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内容方面。调解书的内容要完整且明确。它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诉讼请求就是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比如要求被告赔偿损失、履行合同等。案件事实则是整个纠纷发生的来龙去脉,要客观准确地记录。调解结果是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必须清晰具体,不能含糊不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其次,关于格式。调解书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它需要有标题、编号、当事人信息、案由、事实、调解协议内容、尾部等部分。标题应明确为“民事调解书”,编号要按照法院的规定进行编排。当事人信息要准确无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案由要简要概括案件的性质。调解协议内容要分项列出,表述规范。尾部要有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再者,自愿合法原则。制作调解书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不能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并且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另外,文字表述要严谨。调解书的语言应当准确、简洁、易懂,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和句子。要确保双方当事人能够清楚理解调解协议的内容。如果文字表述不严谨,可能会在后续的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 最后,审核校对。在调解书制作完成后,要进行认真的审核校对,检查内容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等问题。确保调解书的质量,避免因制作失误而影响其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