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会发现哪些问题?


工程结算审计是对工程项目在竣工后,根据合同、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对工程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计算,以确定最终工程价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以下几类问题。 首先是工程量计算方面的问题。工程量是计算工程价款的基础,若计算不准确,会直接影响结算金额。例如,施工方可能会多算工程量,像在土方开挖工程中,虚报开挖深度和方量;或者重复计算工程量,对同一部分工程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复列项计算。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应按照设计图示尺寸以工程实体的净值计算,任何超出设计要求的部分,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不应计入工程量。 其次是工程计价问题。工程计价包括定额套用和费用计取两方面。在定额套用方面,施工方可能会高套定额,选择比实际施工工艺或材料标准更高的定额子目来计算费用。比如,实际使用的是普通装修材料,却套用了高档装修材料的定额。费用计取方面,可能存在重复计取费用或计取标准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各项费用的计取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地方的计价标准执行。 再者是工程变更方面的问题。工程变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较为常见,但如果变更管理不善,就会引发结算问题。例如,变更手续不齐全,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签字确认;或者变更部分的计价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工程变更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明确变更的内容和价款调整方式。 另外,材料价格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材料费用在工程造价中占比较大,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结算金额产生重要影响。施工方可能会虚报材料价格,或者在材料价格调整方面不符合合同约定。对于材料价格的确定,合同中一般会约定采用信息价、市场询价或双方协商定价等方式。如果施工方提供的材料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相差较大,审计时就会进行调整。 最后是合同执行问题。合同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如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双方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履行义务,就会导致结算纠纷。比如,施工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工程,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在结算时却没有扣除相应的违约金;或者发包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程进度款,给施工方造成了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