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我在江苏省发生了交通事故,想了解一下这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标准。比如赔偿项目有哪些,各项赔偿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希望能有详细的解答,好让我心里有个底,知道后续处理赔偿事宜该怎么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江苏省,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是有明确规定和标准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除了上述赔偿项目外,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要是不幸造成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接下来看看各项赔偿的具体计算方式。对于医疗费,它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误工费方面,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对于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江苏省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同时,江苏省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相关赔偿标准。当事人在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时,应当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赔偿数额,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老人生前不赡养老人是否犯法?

我想了解一下关于赡养老人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老人现在还在世,但感觉有的兄弟姐妹对老人不管不顾,我就想知道这种不赡养老人的行为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认定的,是不是真的违法了,想搞清楚具体的法律情况。

殴打14岁未成年人会怎么处理?

我因为和一个14岁的未成年人发生了点冲突,没控制住动手打了他。现在很担心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理结果,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对于殴打14岁未成年人这种情况是如何规定处理的,会不会很严重啊?

故意伤害小孩儿会怎么判刑?

我家孩子在小区里和别的小孩起了冲突,被对方家长动手打伤了。我很气愤,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故意伤害小孩儿这种情况会怎么判刑,我该怎么通过法律手段为孩子讨回公道。

丈夫出轨妻子要求离婚会怎么判?

我老公出轨了,我实在无法忍受,想和他离婚。但我不知道在法律上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判,是会直接判离吗?财产又会怎么分割?孩子抚养权我能争取到吗?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我讲讲。

医保卡上没有钱了,需要支付医疗费该怎么支付?

我的医保卡账户里没钱了,但现在生病要去医院看病支付医疗费,不知道该通过什么方式来付这笔费用,是只能自己现金支付吗,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小孩有必要交社保吗?

我家孩子还小,周围有的家长给孩子交了社保,有的没交。我不太清楚小孩交社保到底有没有必要,交了能有什么好处,不交又会怎样,所以想问问大家小孩到底有没有必要交社保。

轻微伤可以索要谅解金吗?

我把别人打成轻微伤了,对方要求我给谅解金才肯出谅解书。我不太懂,轻微伤的情况下对方要谅解金合理吗,我必须给吗?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轻微伤到底可不可以索要谅解金。

几百块钱的取暖费没申报个税会怎样?

我单位发了几百块钱取暖费,当时没申报个税。现在有点担心,不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有啥问题,需不需要补缴,会不会有罚款之类的,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送达回执怎么开具?

我收到中级人民法院的相关法律文书,要求开具送达回执。但我之前没处理过这种事,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想了解下开具送达回执的具体流程、需要注意什么、要准备哪些材料,希望有懂的人能给我讲讲。

办大病门诊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申请报销?

我想办理大病门诊报销,但不清楚具体要满足啥条件。我患了比较严重的病,长期需要门诊治疗,费用挺高的,希望能通过大病门诊报销减轻点负担,所以想知道申请报销得符合哪些条件。

同案人开庭没通知取保候审人合法吗?

我和别人是同案,我现在处于取保候审状态,但是开庭的时候法院没通知我。我很担心这样会不会对我不利,也不清楚法院这样做合不合法,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对于同案人开庭通知取保候审人的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法官是如何判定家暴的?

我在家和配偶发生了几次冲突,对方动手推搡我,还扔过东西,我感觉这算家暴,但对方不承认。我想知道法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是依据什么来判定这是不是家暴的呢?我需要提供什么证据吗?

已婚诈骗未婚会如何量刑?

我被一个已婚的人骗了,他一直说自己未婚和我交往,还骗走了我不少钱。我想知道这种已婚诈骗未婚的情况,法律上会怎么给他量刑?我被骗的钱还能追回来吗?

夫妻离婚后的债务该如何处理?

我和配偶打算离婚,但是我们之间存在一些债务,有我自己借的,也有我们共同借的。我不知道这些债务在离婚后到底该怎么处理,是我自己承担,还是两人一起承担呢?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公司要求员工离职是否合法?

我现在处于试用期,公司突然要求我离职,也没说具体原因。我想知道公司这么做合不合法,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所以来问问试用期公司要求员工离职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是合法的,什么情况不合法。

开车撞人致伤残且负全责会怎么判罚?

我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人,导致对方伤残,交警认定我负全责。我特别担心会受到严重的判罚,也不清楚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如何规定的。想知道我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刑事和民事判罚,赔偿标准又是怎样的。

回迁房夫妻纠纷该怎么解决?

我和配偶在回迁房的分配、使用等方面产生了纠纷,回迁房是婚后因老房子拆迁得到的。我们对回迁房的归属和处理意见不一致,不知道该按照什么法律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希望了解具体的解决办法。

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有哪些区别?

我家这边要进行建设,政府说可能涉及土地征收或者房屋拆迁。我不太清楚这两者有啥区别,不知道对我家权益会有啥不同影响,想了解下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在各个方面的具体差异。

女方要求变更抚养费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我是女方,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归我,当时定的抚养费标准现在不太够了。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女方要求变更抚养费,有哪些是有利条件呢?我这种情况符合吗?

变更担保方式会加重其他担保人责任吗?

我给朋友的债务做了担保,现在债权人要和债务人变更担保方式,我担心这会让我的担保责任变重。我不太清楚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变更担保方式到底会不会加重我们其他担保人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