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执行时效期是多久?
我之前打赢了一场官司,拿到了判决书,但是对方一直没履行判决内容。我想知道这个判决书的执行时效期是多久,要是过了这个时间,是不是我的权益就没办法保障了,希望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展开


判决书的执行时效期,在法律上被称为申请执行的期间。简单来说,就是你拿到判决书后,如果对方不按照判决内容履行义务,你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时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个二年的计算方式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判决书规定了履行期间,那么从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开始计算。比如说,判决书要求被告在判决生效后30天内支付欠款,那么这30天就是履行期间,从第31天开始计算这二年的申请执行期间。 要是判决书规定分期履行,就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例如,判决要求被告分三个月还清欠款,每个月还一部分,那么就从最后一个月还款期限结束后开始算这二年。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判决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间,就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一般来说,一审判决送达后,双方在15天上诉期内都没上诉,判决就生效了;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就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期间也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二年期间内出现了法定的中止、中断情形,申请执行的期间可以暂停计算或者重新计算。例如,在申请执行期间内,你向对方主张过权利,这就可能导致申请执行期间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期间重新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