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了就算强制执行吗?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现在判决书已经下来了。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判决书一下来就会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我担心对方不按照判决执行,想了解下判决书下来和强制执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直接就算强制执行了,还是有其他流程?
展开


判决书下来并不意味着就算强制执行了。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判决书生效这个概念。判决书生效是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前提条件。对于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双方当事人后,有一个上诉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在这十五天内双方当事人都没有上诉,那么判决书在上诉期满后就生效了。而对于二审民事判决书,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 其次,即使判决书生效了,也不直接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强制执行是需要权利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的。比如,在债务纠纷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偿还原告欠款,当判决书生效后,如果被告没有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内还钱,原告就需要主动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等相关材料,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再者,法院在收到强制执行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才会正式立案执行。立案后,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以此来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判决书下来只是一个判决结果,并不等同于强制执行。要实现强制执行,需要经过判决书生效、权利人申请、法院审查立案等一系列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