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罚金交得多吗?


在探讨未成年犯罪罚金是否交得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罚金的定义。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罚金是一种附加刑,它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在法律上是有相关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这些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若涉及判处罚金刑,也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 关于罚金数额的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犯罪情节通常包括犯罪的手段、后果、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司法机关在确定罚金数额时,会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由于未成年人大多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抚养,所以司法机关在决定罚金数额时,一般会充分考虑其实际的经济承受能力,不会盲目判处高额罚金。 同时,从司法实践来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更注重教育和挽救的原则。罚金刑的适用也是为了起到一定的惩戒和教育作用,而不是以惩罚为主要目的。因此,相较于成年人犯罪,在同等犯罪情节下,对未成年人判处的罚金数额通常不会过高。 综上所述,未成年犯罪的罚金数额一般不会交得很多。司法机关会根据犯罪情节,并结合未成年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罚金数额,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