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赔偿是按税前还是税后计算?
我在和公司的劳动纠纷中申请了劳动仲裁,现在涉及赔偿金额计算的问题。我不太清楚赔偿是按照税前工资算,还是税后工资算。这两者差距还挺大的,我想弄明白到底该按哪个算,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在劳动仲裁赔偿计算中,通常是按照税前工资来计算的。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税前工资是指在扣除个人所得税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之前的工资收入。而税后工资则是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实际拿到手的工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提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在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的理解上,这里的平均工资一般是按照税前工资来确定的。因为税前工资更能反映劳动者的实际劳动价值和收入水平,它包含了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而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基于劳动者取得收入后应尽的法定义务,与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本身是不同的概念。如果按照税后工资计算赔偿,可能会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例如,一些福利待遇、奖金等在计算税前工资时都应包含在内,若按税后工资计算,这些部分可能就会被不合理地排除。所以,劳动仲裁赔偿通常按税前工资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