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起诉书范本是怎样的?


在劳动纠纷中,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法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一份规范且有效的劳动纠纷起诉书是开启诉讼程序的重要工具。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劳动纠纷起诉书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格式。 首先,起诉书的首部需要写明标题,即“劳动纠纷起诉书”。接下来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原告如果是劳动者,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被告则是用人单位,需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这些信息能明确诉讼的主体,确保法院准确送达法律文书。 正文部分是起诉书的核心,主要包括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诉讼请求是原告通过法院向被告主张的具体权利,比如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要清晰、具体地列出各项请求及金额。例如,“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2024年1月至6月拖欠的工资共计15000元”。 事实与理由部分要详细陈述劳动纠纷发生的经过。从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写明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纠纷产生的原因等。比如,“原告于2024年1月1日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担任销售岗位,每月工资5000元。然而,自2024年1月起,被告以公司资金紧张为由,开始拖欠原告工资。虽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拒不支付。”同时,要说明被告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被告拖欠工资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该规定。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也是正文的重要内容。证据是支持诉讼请求的关键,要列出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并说明证据的来源。如果有证人,要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受诉法院的名称、起诉人的签名或盖章以及起诉的日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以下为您提供一个劳动纠纷起诉书的简单范本示例: 劳动纠纷起诉书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住址],联系方式:[电话]。 被告:[单位名称],住所地:[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职务],联系方式:[电话]。 诉讼请求: 1. 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拖欠的工资[X]元; 2. 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X]元; 3. 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于[入职时间]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担任[工作岗位]。在工作期间,原告兢兢业业履行工作职责,但被告自[拖欠起始时间]起,无故拖欠原告工资。原告多次与被告沟通协商,要求支付拖欠工资,但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被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1. 劳动合同,由原、被告双方签订,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2. 工资条,由被告发放,证明被告拖欠工资的事实; 3. 证人[姓名],住[住址],证明原告曾多次向被告催要工资。 此致 [具体法院名称] 起诉人(签名):[原告姓名] [起诉日期] 以上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书写劳动纠纷起诉书时,如果您不确定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或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起诉书符合法律规定,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