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如何认定?


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指的是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或因工作原因发生交通事故,既可以依据交通事故相关法律向侵权人主张赔偿,又能按照工伤保险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认定相关内容。 首先,认定条件方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要认定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需满足三个关键条件:一是时间上,发生在上下班合理时间内;二是路线上,处于上下班的合理路线;三是责任认定上,本人不承担主要责任。例如,小李在正常下班回家的路上,被闯红灯的车辆撞倒,经交警认定对方负全责,那么小李就满足认定工伤的条件。 其次,准备材料。申请交通事故工伤认定,通常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是工伤认定申请表,该表可在当地社保部门官网下载或到社保经办机构领取;二是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三是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证明,证明受伤情况;四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事故责任划分。此外,可能还需要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具体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最后,认定流程。一般先由用人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总之,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的认定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准备相应材料并遵循一定的流程进行。在认定过程中,劳动者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