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超过法定年龄后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我年纪大了,已经超过法定劳动年龄,但还在现在的单位继续工作。我不太清楚自己和单位之间还算不算劳动关系,比如我能不能享受和正常劳动关系一样的权益,单位要是辞退我有啥说法不,所以想问问超过法定年龄后和单位到底有没有劳动关系。
展开


要判断劳动者超过法定年龄后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定退休年龄。根据相关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是6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女工人为50周岁。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劳动合同会终止。这时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通常就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不同,劳务关系主要是基于双方的约定,在工作报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方面更多地遵循双方的协议,劳动者一般不能像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那样享受诸多法定权益,比如经济补偿、加班工资等按照劳动关系的标准来计算。 然而,如果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并没有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那么其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就存在争议。在司法实践中,部分地区会根据具体情况认定双方仍然存在劳动关系。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而对于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并没有明确否定劳动关系。如果认定为劳动关系,劳动者就能享受劳动法赋予的各项权益保障,例如用人单位需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支付加班工资、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经济补偿等。 所以,劳动者超过法定年龄后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关键在于是否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同时也会受到当地司法实践和具体情况的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