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物权法草案中有关征地补偿条例是怎样的?

我家这边最近可能要进行征地,我想了解下物权法草案里对于征地补偿的规定。比如补偿标准是怎么定的,补偿范围包括哪些,我们被征地的人能得到哪些保障,希望能详细知道物权法草案中关于这方面的条例内容。
展开 view-more
  • #征地补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同时废止。虽然物权法已被民法典吸收,但我们依然可以回顾之前物权法草案中有关征地补偿的相关内容。 征地补偿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物权法草案在当时对征地补偿做出了多方面规定。首先是明确了征收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进行征地。这就保证了征地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防止随意征地侵害公民权益。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属于公共利益范畴,符合征地条件。 关于补偿范围,物权法草案规定要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进行合理补偿。土地补偿费是对土地所有权的补偿,安置补助费是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让他们在失去土地后能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则是针对土地上的建筑物、农作物等进行的补偿。比如,农民在土地上种植的庄稼、果树,或者搭建的房屋等,都应得到相应补偿。 在补偿标准方面,物权法草案强调要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并且要综合考虑土地的市场价值、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目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同时,草案还规定要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保障他们的长远生计。比如,可以通过提供就业培训、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让被征地农民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虽然现在物权法已被民法典所替代,但民法典在物权编中延续和发展了相关的合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这一规定进一步保障了被征地农民和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了征收补偿的法定要求。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