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驾驶机动车“碰瓷儿”应如何定性?


深夜驾驶机动车“碰瓷儿”的行为定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碰瓷儿”一般是指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借此索要赔偿的行为。在刑法领域,常见的涉及罪名有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等。 若“碰瓷儿”者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例如,“碰瓷儿”者故意伪造碰撞痕迹,让车主误以为是自己的责任而赔偿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当“碰瓷儿”者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比如,“碰瓷儿”者以暴力相威胁,或者以揭露被害人隐私等方式要挟车主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碰瓷儿”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就会构成抢劫罪。像“碰瓷儿”者在碰撞后,直接对车主实施暴力,抢走车主的财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等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民事方面,“碰瓷儿”行为属于侵权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碰瓷儿”的车主有权要求“碰瓷儿”者返还不当得利,即返还车主因错误认识而支付的赔偿款。 如果遇到深夜驾驶机动车“碰瓷儿”的情况,车主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并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行车记录仪记录等,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