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对于盗窃案件的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公安机关对于盗窃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来确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关于盗窃金额标准** 一般情况下,盗窃金额1000元至3000元以上,就达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形下,盗窃500元以上也能构成犯罪,比如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盗窃残疾人等特定人群财物的;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盗窃救灾等特定款物的;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多次盗窃标准** 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认定为“多次盗窃”,此种情况即便盗窃金额未达到上述标准,也构成盗窃罪。例如,某人在两年内实施了三次盗窃行为,每次盗窃金额较小,但累计起来也会按照盗窃罪立案。 **三、入户盗窃标准** “入户”一般是指非法进入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像封闭的院落、为家庭生活租用的房屋、牧民的帐蓬以及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等。只要实施了入户盗窃行为,不论盗窃金额多少,都构成盗窃罪。例如,小偷潜入居民家中盗窃,即便未偷到财物,也会按照盗窃罪立案。 **四、携带凶器盗窃标准**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比如,某人携带刀具进入商场盗窃,即便未使用刀具且盗窃金额不大,也构成盗窃罪。 **五、扒窃标准**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属于“扒窃”。例如,在公交车上盗窃乘客随身携带的钱包,无论盗窃金额多少,都构成盗窃罪。 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等相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