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归属权的最新法律规定是什么?
家里老人去世后,几个子女对老人骨灰的归属产生了分歧,都想把骨灰放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骨灰归属权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最新法律规定,看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


骨灰归属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条文直接规定。但可以从相关的法律精神和原则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从公序良俗原则来看,处理死者的骨灰应当遵循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良俗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它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一般道德观念。例如,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尊重死者、妥善安置骨灰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同时也要考虑到家属的情感需求。 从亲属关系和权利义务方面来看,与死者关系密切的近亲属通常在处理骨灰事宜上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这些近亲属基于与死者的身份关系,在合理范围内有权参与骨灰的处理。一般来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配偶、子女等近亲属会共同协商决定骨灰的安置方式。 然而,当近亲属之间就骨灰归属产生争议时,不能仅仅依据个人意愿来处理。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各方与死者的情感亲疏程度、对死者生前的照顾情况、提出的安置方案是否符合公序良俗等。例如,如果一方在死者生前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在处理骨灰时,其意见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考虑。同时,如果某一方提出的安置方案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如随意丢弃骨灰等,这种方案是不会得到支持的。 总之,虽然没有专门针对骨灰归属权的明确法律条文,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要遵循公序良俗原则,充分考虑近亲属的合理意愿和情感需求,以妥善解决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