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商标或近似商标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滥用商标或使用近似商标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行为,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责任。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滥用商标和近似商标。滥用商标通常是指商标注册人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方式使用商标,比如自行改变商标的文字、图形、颜色等,或者将商标使用在未经核准的商品或服务上。近似商标则是指与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在视觉、读音、含义等方面相近似,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的商标。
从民事责任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以及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在行政责任方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 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如果滥用商标或使用近似商标的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能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等罪名。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滥用商标或使用近似商标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商标使用过程中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商标专用权,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