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诉不理原则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听说了不诉不理原则,但不太清楚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我想弄明白在实际的法律程序里,这个原则是如何体现的,有哪些法条是明确针对它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不诉不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不诉不理原则是现代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如果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会主动去处理案件。简单来说,就是法院不会主动对一个纠纷进行审判,必须要有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才行。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这一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民事诉讼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遵循当事人处分原则。这意味着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提出什么样的诉讼请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也只能围绕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和裁判,不能超出当事人的请求范围作出判决。例如,甲起诉乙要求偿还借款本金1万元,法院就只能在这1万元本金以及与之相关的合理利息等范围内进行审理和判决,而不能主动去处理甲没有提出的其他事项,比如甲与乙之间可能存在的其他经济往来。 在刑事诉讼中,不诉不理原则同样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除了少数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案件外,还有一些自诉案件,比如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像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等。这些案件必须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自诉,法院才会受理和审判。如果被害人不主动起诉,法院不会主动介入。这是因为在这些案件中,主要涉及的是被害人的个人权益,法律赋予了被害人自主决定是否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 行政诉讼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也体现了不诉不理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进行审查和裁判。只有当原告向法院提出了具体的诉讼请求,法院才会针对该请求进行审理和作出判决,不会主动去审查行政行为的其他方面。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