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恶意引战有哪些法律条文规定?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恶意引战,煽动大家对立,搞得乌烟瘴气。我想知道这种恶意引战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有没有相关条文来约束这种行为,要是遇到恶意引战的情况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呢?
展开 view-more
  • #恶意引战
  • #名誉权法
  • #治安处罚
  • #刑法规定
  • #法律约束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恶意引战通常指的是故意制造争端、挑起矛盾,可能会对他人权益、社会秩序等造成不良影响。在我国,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恶意引战可能会受到不同法律条文的规制。 首先,如果恶意引战行为构成了侮辱、诽谤他人,那么就会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名誉权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一旦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若恶意引战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发挥作用。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恶意引战如果符合上述条款情形,就会受到相应的治安处罚。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恶意引战行为达到了犯罪的程度,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例如,通过恶意引战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