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赔十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我之前买了些食品,吃着感觉不太对劲,怀疑是有质量问题的。听说有一赔十的规定,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样的,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能适用这个一赔十,有哪些法律依据,自己能不能争取到这个赔偿。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一赔十”是一种惩罚性赔偿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遇到特定情况时,除了可以拿回自己购买商品的钱,还能额外获得商品价款十倍的赔偿。
在我国,“一赔十”主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里。该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这里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适用“一赔十”的关键条件。比如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变质腐败、超过保质期等等情况,都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如果他们明明知道食品不符合标准还进行销售,就需要承担“一赔十”的责任。
举例来讲,你花50元买了一批食品,后来发现是过期食品,那么按照“一赔十”的规定,你不仅可以拿回这50元,还能额外获得500元的赔偿。要是你因为吃了这个过期食品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花费了一定的医疗费等损失,你也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的三倍。并且,如果按照价款十倍计算出来的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最终的赔偿金额会按照一千元来算。
不过,如果只是食品标签上有一些小错误,像字体印刷不清晰、个别文字表述有点小瑕疵 ,但并不影响食品本身的安全,也不会误导消费者,这种情况就不适用“一赔十”。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