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权利有哪些法律规定?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它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关于票据权利的法律规定。
首先,票据权利的取得需要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但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不过,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这里所说的“不得优于”是指不能超过,而且必须受到前手权利状态的影响。
其次,票据权利的行使有时效限制。《票据法》第十七条规定,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再者,关于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或者保全票据权利,应当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进行,票据当事人无营业场所的,应当在其住所进行。
最 后,当票据权利受到侵害时,持票人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根据《票据法》第十五条规定,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支付。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三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票据权利的法律规定是为了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票据流通的安全和稳定。持票人应当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定,以确保自己的票据权利能够得到有效的行使和保护。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非法采矿罪既遂后,刑事责任具体应该怎么承担?
国际法中引渡和庇护有什么关系?
办理个人营业执照需要哪些材料和手续?
失地农民户口迁移后是否还有福利?
卖茶叶需要办理什么许可证?
驾驶机动车不系安全带会有问题吗?
未缴款但更正申报后税费缴纳仍为原先税款怎么办?
合同抵押车,车主不还钱该怎么办?
医疗事故完全责任该如何判定?
离婚后多久结婚合适?
工伤个人缴费基数怎么计算?
高速放行的卡需要归还吗?
车上客轮时电子驾照是否可以使用?
被执行人子女当兵能过政审吗?
诈骗金额达到五万会怎么判刑?
诱惑未成年犯罪会怎么判刑?
江苏省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是怎样的?
前夫房产不过户我该怎么处理?
2024年酒后过失杀人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