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有哪些法律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借钱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其中隐藏着不少法律风险,需要我们格外留意。 首先,借条是借贷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书面凭证。从法律角度来讲,借条就像是一份合同,它明确了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不过,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最好还是签订书面借条。借条上要写清楚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借款用途、借款日期、还款日期以及利息等内容。如果借条内容不完整或者表述不清楚,可能会导致在追讨借款时遇到困难。 其次,关于借款的交付方式也有法律风险。如果是通过现金交付,一定要让借款人出具收条,证明其已经收到了借款。因为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仅仅凭借条可能无法充分证明借款已经实际交付。而通过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交付借款则相对更安全,这些转账记录可以作为借款交付的有力证据。转账时,最好在备注栏注明“借款”字样。 再者,诉讼时效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借款到期后,出借人在三年内没有向借款人主张还款权利,那么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借款人就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出借人的债权可能就得不到法院的支持。所以,出借人要及时关注借款的还款时间,在诉讼时效内通过书面、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借款人催款,并保留好催款记录,以中断诉讼时效。 另外,借款用途也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如果明知借款人借款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如赌博、贩毒等,仍然出借资金,那么这种借贷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发生纠纷,出借人不仅可能无法收回借款,甚至还可能面临其他法律责任。 最后,在有保证人的借贷关系中,也要注意保证人的责任问题。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所以,在有保证人的情况下,要明确保证的方式和范围,并在借条中注明。 总之,借钱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为了降低法律风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借款时一定要谨慎行事,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