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打赏行为有哪些法律风险?
我平时喜欢看直播,也经常给主播打赏。但最近听说直播打赏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风险,我有点担心。我想知道这些风险具体是什么,在打赏时我应该注意些什么,以免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麻烦。
展开


直播打赏行为是指用户在观看网络直播过程中,通过平台向主播赠送虚拟礼物等方式进行的一种付费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可能面临多种法律风险。 从主体行为能力方面来看,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高额打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那么这种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的高额打赏行为,法定代理人有权请求平台和主播返还打赏款项。例如,一个13岁的孩子背着父母给主播打赏了上万元,其父母发现后就可以依据此法律规定要求返还。 从合同效力角度分析,若打赏行为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主播故意虚构困难情况诱导观众打赏,观众发现后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打赏行为并要求返还财产。 另外,若直播内容本身存在违法违规,比如传播淫秽、暴力等有害信息,而观众进行了打赏,这种打赏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因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传播违法内容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基于此产生的交易行为也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在进行直播打赏时,观众应该保持理性,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