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抚恤金分配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家里老人去世后,单位给发了一笔抚恤金,现在家里人在为怎么分配这笔钱起了争执,我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老人抚恤金分配是怎么规定的,到底该按什么标准和方式来分呢?
展开


抚恤金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对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发给的费用。它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或有关单位给予其家属的一种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并非死者生前的个人财产,所以不能按照遗产进行继承。 在我国,关于老人抚恤金分配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条文直接规定其分配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抚恤金的分配应当充分考虑与死者生前的亲密关系程度。通常情况下,配偶、父母、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的近亲属,与死者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受到的影响也最大,所以一般是由他们共同参与分配。例如,老人去世后,其老伴、子女都有权参与抚恤金的分配。 其次,要考虑各近亲属的生活状况和经济依赖程度。如果某个近亲属与死者共同生活,在生活上对死者有较多的照顾,或者该近亲属本身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在分配抚恤金时可以适当予以多分。比如,老人的某个子女长期与老人共同居住,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那么在分配抚恤金时可以考虑多给该子女一些。反之,如果某个近亲属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状况较好,在分配时可能会相对少分。 此外,对于分配方式,如果各近亲属能够就抚恤金的分配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可以按照协商的结果进行分配。但如果无法协商一致,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以确保抚恤金的分配公平合理。 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上,虽然没有专门针对抚恤金分配的法律,但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处理民事纠纷的公平原则等相关规定。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抚恤金分配纠纷中,法院也会依据该原则来平衡各近亲属的利益关系,做出公正的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