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违法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发现公司制定的劳动规章里有很多不合理甚至违法的条款,比如加班不给加班费,请假就扣双倍工资之类的。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view-more
  • #劳动规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制定合法合理的劳动规章是其管理运营的重要部分。当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违法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来详细了解。 首先,从行政责任角度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也就是说,一旦劳动行政部门发现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违法,会要求用人单位对违法的规章进行修改,让其符合法律规定,同时还会对用人单位给予警告这种行政处罚。这是行政机关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一种纠正和警示,目的是促使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其次,民事赔偿责任也是用人单位可能要承担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的劳动规章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进一步规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举个例子,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中规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超出法定标准,导致劳动者身体过度劳累生病,产生了医疗费用等损失,那么用人单位就需要对劳动者的这些损失进行赔偿。这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让受到损害的劳动者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 再者,从劳动合同效力方面分析。若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违法,可能会影响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虽然劳动规章不完全等同于劳动合同,但如果规章中的违法内容被纳入劳动合同中,可能导致该部分劳动合同条款无效。不过,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这就提醒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规章和签订劳动合同时,要确保其合法性,否则可能面临劳动合同部分条款无效的风险。 最后,在劳动争议处理中,违法的劳动规章可能不会被仲裁机构或法院认可。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仲裁机构和法院会依据法律法规来审查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如果规章违法,那么在处理劳动争议时,该规章将不能作为处理依据。例如,用人单位以违法规章为由对劳动者进行处罚,劳动者提起仲裁或诉讼后,仲裁机构或法院不会支持用人单位的处罚决定。这也进一步强调了用人单位制定合法劳动规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制定违法的劳动规章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影响劳动合同效力以及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处于不利地位。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违法,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