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传授犯罪方法罪与非罪的界限该怎么界定?

我最近有点困惑,身边有人给别人讲了一些不好的做法,但又不确定是不是犯罪行为。我想知道传授犯罪方法罪和非罪之间到底怎么区分呢?是看传授的内容,还是看造成的后果呀?我很想弄清楚这个界限。
展开 view-more
  • #传授犯罪方法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界定传授犯罪方法罪与非罪的界限,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传授犯罪方法罪。简单来说,传授犯罪方法罪就是把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技能等方法教给他人的行为。这里的传授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口头讲解、书面材料、动作示范等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从主观方面来看,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故意传授犯罪方法的主观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道自己传授的是犯罪方法,还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实施犯罪。如果只是无意中提及一些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的方法,并没有传授犯罪方法的故意,那就不构成此罪。 从客观行为上判断,如果传授的内容不是犯罪方法,而是一些合法的技能、知识,即便这些技能、知识可能被他人用于犯罪,也不能认定为传授犯罪方法罪。例如,教授开锁技术本身是合法的,但如果教授者专门向他人传授如何利用开锁技术去入室盗窃,那就可能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此外,还要看传授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传授的犯罪方法并没有被他人实际用于犯罪,且综合各种情况,该传授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显著轻微,也可能不认定为犯罪。总之,界定传授犯罪方法罪与非罪要综合考虑主观故意、客观行为、社会危害性等多方面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