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印花税的纳税依据是什么?
我经营着一家制造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对印花税这块不太清楚。想知道制造业印花税的纳税依据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是按照合同金额,还是其他什么标准来确定呢?希望能有个详细的解答。
展开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订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对于制造业来说,印花税的纳税依据主要依据相关合同的类型和具体规定来确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规定,对于买卖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在制造业中,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原材料采购合同、与客户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等都属于买卖合同范畴。比如,一家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份不含税金额为100万元的原材料采购合同,增值税税率为13%,合同中分别列明了货款100万元和增值税13万元,那么该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就是100万元。 其次,对于承揽合同,计税依据同样是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在制造业里,一些企业可能会承接外部的加工、定作、修理等业务,这些业务所签订的合同就属于承揽合同。例如,制造企业接受其他企业委托加工一批产品,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加工费不含税金额为50万元,增值税为6.5万元,那么这份承揽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就是50万元。 另外,建设工程合同也是制造业企业可能涉及的合同类型,其印花税计税依据也是合同所列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比如制造企业参与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的设备供应、安装等业务,签订的相关合同就按此规定确定计税依据。 如果合同中未分别列明价款或者报酬和增值税税款,按照合计金额确定计税依据。企业在确定印花税纳税依据时,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准确计算应纳税额,避免因计税依据确定错误而导致税务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