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的含义是什么?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财产。通俗来讲,就是从结婚登记开始,到婚姻关系结束这段时间内,夫妻两人通过各种合法途径获得的财产,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这就是夫妻双方通过上班、打工等劳动所获得的收入,不管是现金还是其他形式的报酬,都属于共同财产。比如丈夫每月的工资,妻子做兼职得到的报酬等。(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如果夫妻两人一起开了个小店做生意,或者投资了股票、基金等获得的收益,这些都算夫妻共同财产。就算只有一方参与了经营或投资,收益也属于夫妻双方。(三)知识产权的收益。比如夫妻一方写了一本书,获得的稿费;或者发明了一项专利,得到的许可费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在婚姻期间,夫妻一方继承了长辈的遗产或者接受了他人的赠与,一般情况下是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那就不属于共同财产了。(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实际生活中可能会有一些没有明确列举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也规定了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比如一方的婚前财产,像在结婚前自己买的房子、车子等;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比如交通事故的伤残赔偿金,这是对受伤一方身体和精神的补偿,属于个人财产;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像男士专用的剃须刀、女士专用的化妆品等;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对于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在离婚分割财产、处理债务等情况时,明确财产的归属能避免很多纠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