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蔑和诬蔑的意思是什么?
我在和别人起争执的时候,对方说我污蔑他,可我觉得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我不太清楚污蔑和诬蔑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吗?想了解下它们准确的含义和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语境中,“污蔑”和“诬蔑”这两个词经常被提及,它们虽然在语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污蔑”通常是指用不实的言语或行为,故意诋毁、损害他人的名誉、声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些不当的方式去抹黑别人,让别人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变差。例如,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散布谣言说某个人道德败坏、有不良行为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里的侮辱、诽谤等行为就可能包含了污蔑他人的情况。如果实施了污蔑行为,导致他人名誉受损,被污蔑的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比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 “诬蔑”则更强调无中生有地捏造事实,故意歪曲真相,以达到陷害他人的目的。与污蔑相比,诬蔑的性质可能更为恶劣,往往带有更强的主观恶意和陷害意图。比如,为了让某人受到刑事处罚,故意编造虚假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告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这就是关于诬蔑他人可能会触犯的刑事法律规定。 总体而言,“污蔑”和“诬蔑”都会对他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只不过诬蔑在法律后果上可能更为严重,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可能性更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名誉和权利,避免使用不实的言辞去诋毁、陷害他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