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适用的法规有哪些?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太清楚在处理这类事情时适用哪些法规。我想知道国家针对医疗纠纷都出台了什么法规,这些法规能帮我在纠纷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希望懂的人能解答一下。
展开


在我国,处理医疗纠纷适用的法规有多个,它们共同构成了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 首先是《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这是专门针对医疗纠纷制定的行政法规。它对医疗纠纷的预防、处理程序、鉴定、赔偿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例如,条例明确了医疗机构有义务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规定了发生医疗纠纷后可以通过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 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侵权责任编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了规定。如果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过错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等情形。 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适用。它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级、处理程序等做出了规定。虽然现在医疗纠纷的处理更多地适用《民法典》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但在一些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方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强调了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在医疗纠纷处理中,也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支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