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我骑电动车和一辆机动车发生了碰撞,现在不确定事故责任该怎么划分。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事故里,责任划分有什么标准和依据,想了解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以便处理后续的赔偿等问题。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责任的划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事故双方的权益和赔偿责任。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责任划分原则。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事故责任划分需要依据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交警部门会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证据,来确定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例如,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信号灯、逆行、超速等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发生,那么非机动车驾驶人可能会被认定为有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也会增加其承担事故责任的比例。 此外,如果事故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可以通过申请复核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在复核过程中,上级交警部门会对事故责任认定进行重新审查;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事故责任进行最终认定。 总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责任的划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在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及时报警,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以确保事故责任得到公正、合理的划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