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又撤诉还需要开庭吗?
我之前向法院立了案,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想撤诉。我不太清楚立案后又撤诉这种情况,法院还会不会安排开庭审理呢?我很担心会有开庭的流程,想了解下相关规定。
展开


立案后又撤诉是否还需要开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撤诉的概念。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它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情况。申请撤诉是原告主动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请求;按撤诉处理则是在某些法定情形下,法院视为原告撤诉,比如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等。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法院裁定准许撤诉,那么正常情况下就不会再安排开庭了。因为撤诉意味着原告放弃了本次诉讼,诉讼程序也就不再继续进行。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一经作出,诉讼即终结。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即便原告申请撤诉,法院也可能不准许。比如被告提起反诉,而案件的审理涉及到反诉的相关问题;或者案件涉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等。在法院不准许撤诉的情况下,诉讼程序会继续进行,那么就可能会按照原定的安排开庭审理。 所以,一般情况下立案后撤诉法院不会安排开庭,但具体要以法院的裁定为准。如果不确定法院是否会准许撤诉以及是否会开庭,可以及时与承办法官沟通了解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