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解除有哪些新法律规定?
我之前给人做了担保,现在想解除担保,不知道新的法律是怎么规定担保解除的。也不清楚满足什么条件能解除,通过什么方式解除。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看看自己符不符合解除的条件。
展开


担保解除指的是在担保关系成立之后,因为特定原因的出现,使得担保关系归于消灭。这对于担保人来说,意味着其不再需要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在我国,关于担保解除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 首先,担保合同中如果有约定解除的条件,当这些条件成就时,担保人可以解除担保。例如合同约定,当债务人偿还了一定比例的债务后,担保责任解除。一旦债务人达到这个还款比例,担保人就可依据约定解除担保。这体现了《民法典》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尊重合同双方的约定。 其次,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已经全部履行债务,此时担保责任自然解除。比如,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还款日期到了,债务人把钱都还给债权人了,那么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也就没了。这是基于担保的从属性,主债务消灭,从债务(担保责任)也随之消灭。 再者,如果债权人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担保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担保责任。例如,债权人在没有经过担保人同意的情况下,让债务人把部分债务转给了第三人,那么担保人对这部分转移的债务就不用再负责了。 另外,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债权人必须在这个期间内按规定主张权利,否则保证人的责任就会免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