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道直行超速和右转相撞,责任该如何认定?


在探讨非机动车道直行超速和右转相撞谁的责任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基本的法律概念。交通责任认定主要依据的是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同时,该法第五十七条规定,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对于超速问题,虽然非机动车目前没有像机动车那样严格统一的限速标准,但在实际行驶中也应当保持安全速度。如果在非机动车道直行时超速行驶,那么这属于一种过错行为。因为超速会影响驾驶人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和制动距离,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而右转车辆也有其应尽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也就是说,右转车辆在转弯时需要注意观察直行的车辆和行人,确保安全后再转弯。 在具体的责任认定中,如果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直行超速,而右转车辆没有尽到观察义务,那么双方都可能存在过错。一般来说,如果右转车辆违反了让行规定,没有给直行的非机动车留出安全的通行空间,那么右转车辆通常会承担主要责任。但如果非机动车超速的情况比较严重,对事故的发生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那么非机动车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次要责任。 最终的责任认定需要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多方面的证据来综合判断。他们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公正合理的责任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