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协议是违约还是迟延履行呢?
我和别人签了一份协议,对方没有按照协议的要求做事。现在我不太清楚,他这种不履行协议的情况,算违约呢,还是算迟延履行呀?我就想知道这两者怎么区分,对我后续处理这件事很重要。
展开


在法律层面,不履行协议到底是违约还是迟延履行,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这两个概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违约和迟延履行的定义。违约指的是合同当事人完全没有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也就是根本没去做协议里要求做的事情。而迟延履行是指当事人虽然履行了义务,但没有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简单来说,违约是压根没做,迟延履行是做了但没按时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一条其实涵盖了违约和迟延履行等各种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的情况。 判断不履行协议属于违约还是迟延履行,关键在于考察履行情况。如果一方完全没有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任何履行行为,那通常就构成违约。比如,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在特定日期向乙交付一批货物,但甲一直没有交付,这就是典型的违约。 如果一方有履行行为,但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那就属于迟延履行。还是以刚才的货物买卖合同为例,如果甲在约定日期之后才交付货物,虽然最终交付了,但已经超过了约定时间,这就是迟延履行。 对于违约和迟延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承担方式也有所不同。违约的情况下,受损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责任。而对于迟延履行,除了要求继续履行外,受损方还可以要求迟延履行方赔偿因迟延造成的额外损失,比如因货物延迟交付导致的生产停滞损失等。 不履行协议到底是违约还是迟延履行,要从履行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判断,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受损方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