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非工伤死亡是指职工在工作范围之外,并非因工作原因而发生的死亡情况。当出现非工伤死亡时,家属可能关心是否有赔偿以及赔偿标准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具体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 同时,《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等问题的通知》等也对非工伤死亡赔偿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 赔偿项目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丧葬补助费是其中一项,它是用于办理死者丧葬事宜的费用,一般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月数来计算。不同地区的规定有所差异,有些地区是按照固定金额发放,比如某地区规定丧葬补助费为5000元。 一次性救济金也是重要的赔偿项目。它是给予死者供养直系亲属的经济补偿,通常按照死者生前一定月数的工资来计算。例如,如果死者生前工资较高,且有需要供养的直系亲属,那么一次性救济金数额可能会相对可观。一般来说,供养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供养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供养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 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遗属,还可能有定期生活困难补助。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是为了保障依靠死者生前供养的亲属的基本生活,按月给予一定的费用。这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政策来确定补助标准。比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可能会相对高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非工伤死亡赔偿的具体标准和政策存在差异。在实际处理非工伤死亡赔偿问题时,家属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相关机构咨询了解具体的赔偿标准和申请流程,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