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原判的案件是执行一审还是二审?
我有个官司,二审结果是维持原判。我不太清楚接下来执行的时候,是按照一审判决来执行,还是按照二审判决执行呢?这里面执行的流程、依据啥的我都不太懂,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
展开


在维持原判的案件中,执行的依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实际上无论是执行一审还是二审,本质上遵循的都是一审的判决内容。 首先来解释一下维持原判的含义。当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时,就会作出维持原判的判决。这意味着二审认可了一审的判决结果,当事人最终需要履行的就是一审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也就是说,二审判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在维持原判的情况下,二审判决并没有改变一审判决的具体内容,所以执行的实质内容还是一审判决。 在执行程序方面,虽然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但执行时一般是按照一审判决规定的内容和期限来进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向一审法院或者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里申请执行的依据是生效的裁判文书,也就是二审维持原判的判决书,而执行的具体内容就是一审判决所确定的事项。 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一审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一定金额的货款及违约金,二审维持原判。那么在执行阶段,原告就可以依据二审判决书,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告支付货款和违约金,执行的具体金额和方式等都按照一审判决的内容来。 综上所述,维持原判的案件,执行内容是一审判决确定的事项,但执行的依据是二审维持原判的生效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