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维持原判时生效判决时间怎么算?
我有个官司二审维持原判了,现在不知道这个判决从啥时候开始算生效。我挺着急的,因为涉及到后续执行和赔偿的问题。我就想弄清楚,这个生效时间到底是咋算的,是二审判决作出的时间,还是其他时间呢?
展开


在法律事务中,当二审维持原判时,弄清楚生效判决时间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到诸如执行程序的启动、权利义务的确定等诸多方面。以下为你详细介绍相关规定。 首先,要依据不同的审理程序来确定。对于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通常情况下,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是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是最终的审理程序,判决作出意味着整个诉讼程序结束。但如果是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以判决书送达最后一方当事人的时间作为生效时间。 对于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终审的判决和裁定自宣告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这里的宣告,通常指的是法院向当事人宣告判决结果。不过,如果涉及上诉、抗诉等情况,要等相关程序结束后,二审判决才正式生效。并且,一审法院的判决在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情况下,经过法定期限才生效;二审判决维持原判时,也是从二审判决宣告或送达时生效。 而在行政案件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其中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其生效规则和民事案件类似,一般也是以送达最后一方当事人为生效时间节点。因为只有当各方当事人都收到判决书,才能明确知晓判决内容,进而行使相应权利和履行义务。 总之,二审维持原判时,生效判决时间的计算要结合具体的案件类型和实际送达情况来确定。当事人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及时与审理法院沟通,以获取准确的生效时间信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