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备案是怎样的?


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备案,简单来说,就是参保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到参保地以外的地区就医时,向参保地的医保部门提出申请,进行备案登记,这样在异地就医时就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根据《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异地就医备案是有明确要求和流程的。一般来说,需要备案的情形包括长期异地居住人员,比如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迁入户籍的人员;异地长期居住的人员,像在异地长期生活、学习的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如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的人员;以及异地转诊人员,即因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不了或者可以诊断但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地就医的患者。 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流程通常如下:首先,参保人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申请。线上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参保地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办理。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为例,参保人登录后,在首页找到“异地备案”板块,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必要的材料,提交备案申请。线下则需要参保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社保卡等材料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 在所需材料方面,不同的备案情形可能有所不同。长期异地居住人员一般需要提供居住证明,比如居住证;常驻异地工作人员需要提供单位派出证明;异地转诊人员需要提供当地医院出具的转诊转院证明。 关于备案后的报销比例,一般来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执行就医地规定的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报销比例则执行参保地的政策。也就是说,药品、诊疗项目等的范围按照就医地的标准来确定,而具体能报销多少费用则按照参保地的报销比例来计算。不过,有些地区可能会对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进行适当调整,比如降低一定的报销比例,所以参保人最好在备案前向参保地医保部门了解清楚具体的报销政策。 总之,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备案能够方便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享受医保待遇,参保人应该按照规定及时办理备案手续,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