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立案后再付款吗?
我遇到了一个纠纷,打算走法律程序。现在有点纠结,不知道是先去法院立案,之后再付款,还是有其他的付款流程,不太清楚这里面的规则,想了解下到底是不是立案后再付款呢?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关于立案后再付款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不同的款项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诉讼费。当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原告需要在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 7 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不是立案后就马上付款,而是在收到法院的缴费通知之后,有一个规定的时间来完成诉讼费的缴纳。如果逾期未交纳,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诉讼费用的,会按照自动撤诉处理。 其次是律师费。这主要取决于您和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的约定。有的律师事务所会要求在签订合同后就支付律师费,这种方式可能是考虑到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来开展工作,比如收集证据、研究案件等。而也有部分情况可能会约定立案后付款,甚至还有风险代理的模式,即律师前期不收取或者只收取少量费用,在案件胜诉或者执行到款项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律师费。 另外,如果涉及到申请财产保全等情况,还会有保全费等费用。申请保全措施的,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一定比例交纳费用,同样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缴纳。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就是立案后再付款,不同的费用有不同的缴纳要求和时间节点,需要您仔细了解相关规定,并按照合同约定和法院通知来操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