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先调解还是先保全?
我有个民事纠纷准备走法律程序,现在不知道法院处理的时候是先进行调解,还是先做保全措施。我担心如果先调解的话,对方转移财产,那我的权益就没法保障了;可要是先保全,又怕影响调解的氛围。所以想问问法院一般是先调解还是先保全?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法院先进行调解还是先进行保全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先后顺序,这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确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调解和保全这两个概念。调解是指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诉讼的繁琐,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修复双方的关系。而保全则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或行为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限制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被申请人转移、隐匿财产,保证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 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全制度,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同时,该法也规定了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当事人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等可能导致将来判决难以执行的行为,并且情况紧急,当事人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诉讼过程中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符合保全条件,会及时作出保全裁定。而调解则可以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包括立案前、立案后、审理中以及执行阶段等。例如,在立案前,有些法院会设置诉前调解程序,引导当事人先进行协商解决;在审理过程中,法官也会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所以,简单来说,如果当事人认为有必要保全财产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并且符合保全的条件,就可以先申请保全。而调解则是在合适的时机由法院组织进行,它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因此,不存在固定的先调解还是先保全的顺序,一切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案件的公正处理为原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