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虚假审计证明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我在一家审计公司工作,最近听说有同行提供了虚假审计证明。我很担心这种情况,想了解一下,如果有人提供了虚假审计证明,在法律上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这对我们行业的影响很大,我希望能清楚具体的法律规定。
展开


提供虚假审计证明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面临多方面的处罚。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角度来看,该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如果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这里的警告是一种正式的行政告诫,提醒违规者其行为已经违反法律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就是把通过提供虚假审计证明获得的非法收入收缴;罚款则是在没收违法所得基础上,额外给予一定金额的经济处罚。而暂停经营业务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不能继续开展相关审计业务,撤销则是直接取消其经营资格。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是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说明,如果提供虚假审计证明情节达到严重程度,就会构成刑事犯罪,要面临坐牢和缴纳罚金的处罚。比如一些涉及金额巨大、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虚假审计证明案件,就可能会依据刑法进行定罪量刑。此外,在民事方面,因提供虚假审计证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受到虚假审计证明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违规者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总之,提供虚假审计证明在行政、刑事和民事方面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