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造假触犯了什么法律?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最近发现合作方提供的保函可能是造假的。我不太清楚这种保函造假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会触犯哪些法律呢?我想了解清楚以便公司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展开


保函造假涉及到多种法律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保函造假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在商业交易中,一方使用伪造的保函骗取对方信任并签订合同,另一方发现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该合同,并要求欺诈方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也就是说,如果因为对方保函造假,给你造成了经济损失,你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这些损失。 在刑事法律方面,保函造假可能触犯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保函属于金融票证的一种,伪造保函就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如果造假者的行为符合此罪的构成,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如果保函造假行为是在招投标等活动中实施的,还可能触犯串通投标罪等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若造假者通过伪造保函来达到串通投标的目的,也会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