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会受到什么处罚?


在商业活动中,消费者知情权是一项重要的权益。消费者知情权指的是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就好比我们去买水果,我们有权利知道水果的产地、保质期、是否打了农药等信息。 当商家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说,商家售卖的食品没有标注生产日期,消费者购买后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货并退还货款。 若商家存在欺诈行为,也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告知虚假情况来欺骗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例如,商家把普通的运动鞋当作名牌运动鞋卖给消费者,这就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按照购买价款的三倍进行赔偿,如果三倍赔偿不足五百元,那就按五百元赔偿。 从行政责任方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所以,如果商家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并作虚假宣传,相关行政部门有权对其进行上述处罚。 总之,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部门的处罚,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