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新民诉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在法律领域,人身损害的民事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时间限制。
首先,让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你不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之后再去起诉,对方要是以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你可能就无法通过法院的判决来实现自己的权益了。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就是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里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一个法律上的判断标准。比如,你被他人打伤,从你受伤那一刻你就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了,同时你也知道是谁打伤了你,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这个时候开始计算。但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当时你不知道自己的受伤是由他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后来经过诊断或者调查才发现,那么诉讼时效就从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那一刻起算。
不过,诉讼时效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 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同时,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这是一个最长的保护期限,提醒大家如果遭遇人身损害,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避免因时间过长而丧失胜诉的机会。
总之,了解人身损害新民诉时效的相关规定,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遇到人身损害的情况时,要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在什么证据下,出轨方会净身出户?
2024年湖南岳阳征地拆迁流程是什么,拆迁补偿标准明细如何?
深圳离婚官司一般会查多久的银行记录?
离婚起诉答辩是什么?
离婚传票男方一直拒签该怎么办?
我国现在的宪法是什么宪法?
开户行证明要去哪里办理?
离完婚后还能起诉分割财产吗?
销售农业机械的税率是多少?
判不了刑的情况下案子会结束吗?
结婚一天能把房子过户给配偶吗?
劳动仲裁申诉书有哪些样本?
提供非法行医场所会怎么处罚?
哪些内容不包含在销售额里?
母亲有权利给孩子改姓吗?
交通逃避该怎么处理?
医疗事故中如何判定医院全责案件?
网络主播合同违约该如何处理?
商用房屋租赁是否不应收取转让费?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